【南方都市報】廣州團隊為中重度“綠色癌癥”提出新方案,,成果登上頂級刊物
? ? ? 反復腹痛,、腹瀉、便血,、黏液樣便……這種嗜好攻擊年輕群體的炎癥性腸病又被稱為綠色癌癥,。無法治愈,且長此以往除了導致消瘦,,還有極大的癌變風險,。
?

陳旻湖教授
?
? ? ? 8日凌晨,國際頂尖醫(yī)學雜志《美國醫(yī)學會雜志》(JAMA)在線發(fā)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陳旻湖教授,、張盛洪主任醫(yī)師,、陳白莉主任醫(yī)師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該項目在全球首個驗證了白細胞介素-6(IL-6)反式信號通路抑制劑-Olamkicept(奧拉奇西普或TJ301)可有效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運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開發(fā)的原研藥物,,為綠色癌癥的治療、控制探索出了一條中國方案,。
? ? ? 據悉,,該項目由中山一院聯合中國21家(含臺灣地區(qū)2家)和1家韓國炎癥性腸病中心共同推進,通過對入組的91名中重度患者開展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結果顯示,,運用我國原研的白細胞介素-6(IL-6)反式信號通路抑制劑-Olamkicept(奧拉奇西普或TJ301)可有效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顯著提高IBD患者的臨床應答,、臨床緩解和黏膜愈合等療效指標,,且安全性良好。
?
? ? ? 曾經的歐美高發(fā)疾病 ?
? ? ? 在我國的發(fā)病率日益增長
? ? ? 炎癥性腸?。↖BD)是一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反復發(fā)作的胃腸道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目前已知的高危因素包括環(huán)境,、飲食,、壓力等社會因素導致的免疫紊亂,。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日益高脂,、高蛋白化,,加上壓力因素,這一疾病在我國的年輕人群中發(fā)病率日益增加,?!?/span>
? ? ? 張盛洪告訴南都記者,在10年前,,我國就炎癥性腸病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該疾病的發(fā)病率為3.4/10萬,到了10年后,,預估的數據已經達到5/10萬-10/10萬的水平,。“我國已經成為炎癥性腸病發(fā)病率增速最快的國家(該疾病在歐美的發(fā)病率約為0.3%即300/10萬),。光中山一院一個中心,,目前長期跟蹤隨訪和新發(fā)的患者數就超過7000人。而且患者往往是青壯年人群,,炎癥性腸病給患者及家庭帶來的負擔日益沉重,。”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張盛洪主任醫(yī)師
?
? ? ? 為了減少反復腹瀉,、腹痛帶來的困擾,,在中山一院內每年因中重度炎癥性腸病而進行全大腸、全結腸切除的手術就達到60臺左右,?;颊卟坏貌煌ㄟ^造瘺、排泄改道等方式來生存,,嚴重影響生存,、生活質量。
? ? ? 陳旻湖介紹,,作為大型炎癥性腸病中心,,中山一團隊一直在探索全新的治療路線,以減輕病患痛苦,?!霸撗芯繉橹袊装Y性腸病患者帶來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方案,,全面提升這一重大慢病患者的長期生存質量,,實現疾病治療的戰(zhàn)略前移,減輕疾病負擔?!?/span>
?

研究成果于美國當地時間2023年3月7日全文發(fā)表在國際頂尖醫(yī)學期刊
《美國醫(yī)學會雜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
?
? ? ? 多中心隨機雙盲臨床試驗
? ? ? 證實奧拉奇西普安全性和有效性
? ? ? 隨著對炎癥性腸病的研究深入,醫(yī)學領域發(fā)現白細胞介素6(IL-6)是IBD發(fā)病的關鍵介質,。既往的治療方案,,多針對IL-6或者IL-6受體靶點的拮抗劑開展工作。但這些既往方案存在嚴重感染,、胃腸穿孔,、中性粒細胞下降及血小板降低等風險,而通過選擇性抑制IL-6反式信號傳導,,不影響經典配體-受體途徑,,安全性更好。
? ? ? 奧拉奇西普是一種可溶性gp130-Fc融合蛋白,,可通過結合可溶性IL-6受體/IL-6復合物選擇性抑制IL-6反式信號傳導,。與其它阻斷IL-6信號傳導途徑的抗IL-6或抗IL-6受體產品不同,奧拉奇西普不與單獨的IL-6或IL-6受體相互作用,,從而保留了IL-6在正常生理水平上的功能發(fā)揮,,為治療IL-6介導的炎癥性疾病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 ? ? 奧拉奇西普是目前全球唯一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選擇性IL-6反式信號傳導抑制劑,,由中國企業(yè)進行原研開發(fā),,為進一步驗證其治療炎癥性腸病有效性,陳旻湖團隊牽頭開展了國際多中心,、隨機,、雙盲驗證,以評估奧拉奇西普在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 ? 據悉,,本研究共入組91例受試者,隨機分為3組(1:1:1),,分別為600 mg組,、300 mg組和安慰劑組。研究包括導入期(如果受試者需要穩(wěn)定的常規(guī)治療),、4周篩選期,、12周雙盲治療期和3周安全隨訪期到治療第105天。
? ? ? 研究的主要療效終點為治療12周達到臨床應答(取得一定治療效果)的受試者比例,,次要療效終點包括12周時達到臨床緩解和黏膜愈合的受試者比例,。
?

第12周基于完整Mayo評分的臨床應答(全分析集)
?

第12周基于完整Mayo評分的臨床緩解(全分析集)
?

第12周黏膜愈合(全分析集)
?
? ? ? 結果顯示,奧拉奇西普對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尤其是600 mg劑量組第12周完整Mayo評分臨床應答例數(%)高于安慰劑組(58.6% vs 34.5%),,且臨床緩解例數(%)高于安慰劑組(20.7% vs 0),,黏膜愈合率(%)高于安慰劑組(34.5% vs 3.4%),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 ? 結果表明,,奧拉奇西普 600 mg劑量組在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患者中呈現出良好的療效數據,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內鏡下黏膜愈合率,,同時亦改善了生物學指標(C反應蛋白及糞鈣衛(wèi)蛋白水平)。奧拉奇西普總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且未觀察到嚴重的感染、胃腸穿孔及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下降,。
?
? ? ? 將為中國炎癥性腸病患者
? ? ? 帶來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方案
? ? ? 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山一院肖海鵬表示,,醫(yī)院目前是全國首批8家“輔導類”綜合型國家醫(yī)學中心創(chuàng)建單位,,也是14家公立醫(yī)院高質量發(fā)展試點醫(yī)院之一。對標世界頂尖醫(yī)學中心,,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醫(yī)學中心,攻關世界醫(yī)學前沿“卡脖子”難題,,是新時代賦予中山一院的時代重任,。
?

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山一院肖海鵬
?
? ? ? 本研究于2018年獲得國家“十三五”新藥創(chuàng)制科技重大專項立項,,具有多方面重大意義及價值,。
? ? ? 首先,本項目為我國學者牽頭的國際首次采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探索奧拉奇西普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臨床研究,。
? ? ? 其二,,該研究結合中國IBD患者生物制劑使用率低這一特點,納入人群以既往未使用生物制劑患者為主(94.5%),,符合我國國情,,實驗設計嚴謹周密,可更有效應用于我國患者,。
? ? ? 其三,,奧拉奇西普是全球首個選擇性抑制IL-6反式信號傳導的抗炎生物制劑;本項研究結果證明,,奧拉奇西普預期與現有生物制劑效果相當,,但未出現其他目前IL-6抑制劑相關的重度不良事件,更加安全耐受,因此更適合于早期及長期使用,,這對于炎癥性腸病疾病治療“關口”前移,、實現穩(wěn)定的慢病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可有效減少并發(fā)癥和死亡率。
? ? ? 該研究作為奧拉奇西普國際首個針對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對于填補潰瘍性結腸炎這一重大慢病重癥患者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具有重要價值,。
? ? ?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Ⅱ期研究,進一步證實了奧拉奇西普在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療效,,為尋找潰瘍性結腸炎新治療方案并推動奧拉奇西普應用于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臨床治療提供新的證據,。
? ? ? 據悉,該項目將盡快開展Ⅲ期臨床驗證,,炎癥性腸病尤其是中重度炎癥性腸病這一“綠色癌癥”的控制,、診療未來可期。
?
記者/王道斌 通訊員/彭福祥 潘曼琪 鄭亦楠
報道鏈接:
報道日期:2023-03-08
?